首页 > 酒店新闻 > 公司新闻

凯发·k8(国际)-官方网站·一触即发|唐太宗李世民在哪几个方面不像个“英雄好汉”?
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17:48:35    次浏览

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千古一帝,在很多人印象里肯定是一位顶天立地的“英雄好汉”。诚然唐太宗却是一位名垂青史的英雄天子,但他在有些方面的表现却并不符合一般老百姓对“英雄好汉”的认识。 一,不喝酒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:海量豪饮者,可任大事。在一般人心目中,能喝酒往往是一个英雄好汉最重要的特征。比如汉高祖刘邦饮酒唱大风就是著名的历史佳话,而《水浒传》中梁山好汉更是连女人都是喝酒的能手。 但是在《两唐书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正史中,却有唐太宗不善饮酒的明确记载(秦王不能酒)。当年在太子之争的时候,这个特点还救了唐太宗一命。哪怕在登基后的历次大型宫廷宴会上,也几乎没有唐太宗饮酒的记载。 当然唐太宗在青年时就结交江湖上的各路豪杰,后来有长年领兵作战,与士兵同甘共苦。要说唐太宗像苦行僧一样完全滴酒不沾也是不可能的。他应该是酒量不大,所以除了少数应酬活动之外,能不喝就不喝。 二,爱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“爱哭”肯定不是一个英雄好汉应该有的特征。《三国演义》里面的刘备就是因为爱哭,直到今天还有人讽刺他是“哭来得江山”。 其实要仔细读正史《三国志》的话,就会发现里面并没有有关刘备爱哭的记录,民间流传的刘备所谓“哭来得江山”的说法算得上是“千古奇冤”了。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一位特别爱哭的圣明皇帝,那就是唐太宗。 如果大家翻开两唐书、资治通鉴、贞观政要等等史料就会发现,有关唐太宗的记载中经常出现像“哭之甚恸”、“泣”、“流涕”、“号恸”等等词语。唐太宗一生几乎每年都会哭一次。 早年在进军关中的时候,李渊的大军一度遭遇挫折准备退兵。李世民想阻止退兵,但李渊却进去睡觉,不让李世民进大帐。于是李世民就在父亲的大帐前放声痛哭,搞得李渊只能听取了他的建议。 玄武门之变前夜,李渊曾经质问李世民是否有谋反的意图。结果李世民当场大哭,搞得李渊心一下子就软了,不仅没追究谋反的问题,还成了李世民诱李建成和李元吉进攻的道具。 玄武门之变后,李世民趴在李渊的怀中大哭。而面对一下就失去皇权与诸多子孙的重大变故,李渊也只能无奈地在李世民的哭声中接受现实了。 唐太宗登基之后,恢复了李建成、李元吉的皇族身份,追谥为王,并以礼安葬。出殡那天,唐太宗大哭一场,十分悲痛,并允许魏征等东宫和齐王府的旧部送葬。 当上皇帝以后,唐太宗哭的次数反而更多了。在自己的出生地怀念母亲而哭。功臣重病的时候,唐太宗站在病榻旁边流泪不止。凌烟阁功臣每去世一位,唐太宗都要痛哭一番,之后怀念起来的时候也会哭。 唐太宗一生哭得最伤心的时候当属爱妻长孙皇后去世。长孙皇后重病、去世、安葬的时候,唐太宗伤心地哭过好几次。直到葬礼结束后,唐太宗还到高楼上,边望皇后的陵墓边哭。搞得魏征都看不下去了,当面讽刺唐太宗“只哭媳妇不哭爹”。 不过魏征的讽刺也不是没有道理。唐太宗一生哭过母亲、哭过兄弟、哭过儿女、哭过大臣(好几次)、哭过妻子、哭过百姓、甚至哭过对手,但唯独在父亲去世的时候,唐太宗却没有哭过一次。